USD/CAD 27-29
entre: 1.2486 short target: 1.2476
reason: day: over bought
hour: 61.84
30m:50
5 m: 50
I though, even if it will go up ,it has to be back to 1.2460 first, and then go up.
fist day, it not go back, by grady, when it came back to 1.2494 from 1.2520, i want more profit, so , setup the target, to 1.2433.
then it back to 1.2458/1.2463, and then go up. loss a very good chance to take off and make profit.
learn: don't change mind so often
House
the key for house is "builder".
ant
seller:
take care,make sure the reporter for "ant", long history
buyer:
useful address for Bay area online radio
In longph3 under sofia's email, title:周濼訪 理財顧問周永富
菜谱
当给出冰箱内的原材料名称,就能根据要求,列出可以选择的菜谱.
如: 给出:西红柿,鸡蛋, 问,可以得出什么菜, 有选项:甜,酸,辣,咸: 得到:鸡蛋炒西红柿....
可以有保健,低胆固醇等选项
白手起家的中国晶片设计业
陈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有许多机会返回中国。但这位在美国获得了高等学位并就职于一系列一流半导体公司的北京人却觉得,回国的吸引力还没有大到让他足以放弃在矽谷的舒适生活。
不过,几年以前情况开始改变了。随著中国政府开始鼓励私营企业投资半导体行业,一个新的产业正在渐趋形成,陈凯感到机会来了。2002年,他和两位 合作伙伴创办了鼎芯半导体(Comlent Technology Inc.),该公司从事移动电话用高级晶片的设计。自那以来,鼎芯半导体已从包括晶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Intel Corp.)在内的一系列重量级国际投资者手里筹集到了900万美元投资。该公司预计明年将开始向移动电话生产商提供晶片。
42岁的陈凯说,他满怀热情回国创业,希望为中国的发展出一份力。他说,如果中国想在21世纪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国家,就必须发展一些有创新性的产业,不能总是生产鞋和雨伞。
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正加入到开创该国半导体设计产业的队伍中,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海外接受过培训,陈凯只是其中一员。他们的经历正可以说明中国在这一最具智力密集型特色的产业上究竟已取得了多大进展。中国目前在廉价产品生产领域居主导地位。
从洗衣机到个人电脑和电话,任何电子产品都离不开那些密布细小、复杂电路的晶片,晶片设计人员在构建晶片的过程中扮演了建筑师的角色。复杂的晶片设 计属于高附加值产业,美国等发达国家随著自身的大规模制造业就业岗位日益向中国等低成本国家流失,都将发展目标瞄准了高附加值行业。
半导体设计业有可能给中国带来巨大利益。半导体设计公司能够创造有价值的知识产权,并能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全球最大的独立晶片设计企业高通 公司(Qualcomm Inc.)为例,该公司使用其CDMA无线技术从事的晶片设计工作创造了公司的大部分收入。高通上一财年的总收入为49亿美元。从事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组 装工作的公司只能获得5%左右的利润率,而成功的晶片设计公司却经常能达到两位数的利润率。
中国在晶片设计方面仍较美国和台湾等先进的经济体落后多年。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快速起步却正在吸引一些知名企业的关注。德国的英飞凌科技公司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和荷兰的飞利浦电子集团(Philips Electronics NV)等企业都已在中国建立了晶片设计业务。世界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简称:台积电)的董事长张忠谋(Morris Chang)将中国的晶片设计产业比作一个从静止状态起步但却具有无限加速度的物体。台积电最近投资近10亿美元在上海附近开设了一家工厂,其目的之一就 是为了接大陆晶片设计公司的生意,这也是台积电在大陆开设的首座工厂。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长贝瑞特(Craig Barrett)本月访华期间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大量涌现的小型晶片设计企业正在成为该国晶片设计业的基础。
国际投资者也已开始注意到了这一现象。风险投资公司华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Warburg Pincus LLC)今年7月同意向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Datang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投资7,000万美元,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从事移动电话晶片的设计工作。未来几个月中,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Vimicro Corp.)可能成为首家在美国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的中国大陆晶片设计企业,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由几位在美国工作过的人士发起成立,人们普遍认为该公司 正计划在那斯达克市场上市。中星微电子的管理人士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中国吸引晶片设计业者的主要是其对半导体的巨大国内需求,中国所需的半导体目前大部分依赖进口。在中国从事晶片设计还可以接近电子产品制造商,这类制造商目前日益在向中国集中,它们的产品需要大量使用晶片。
展讯通信有限公司(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Inc.)的著眼点是中国这一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该公司由四位在外国工作过的工程师于2000年创立,它上个月在世界上率先开发出符合TD- SCDMA标准的移动电话晶片,中国政府希望TD-SCDMA这一本土开发的技术能够成为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3G)的标准之一。
展讯通信的总部在美国加州的桑尼维尔,但其400名员工中有350名在中国。该公司首席执行长武平说,公司已募集了6,100万美元资金,目前正在稳步实现全年收入达2,000万美元的目标,而其2003年时还未有收入。武平也是展讯通信的创办人之一。
在中国雇佣晶片工程师的成本要低于美国,中国芯片工程师的工资水平只相当于其美国同行的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不过他们也普遍缺乏经验,因此其生产力 也较低。展讯通信对此的解决之道是利用其在美国矽谷的资深员工来为中国员工提供培训,正是这一策略使该公司获得了迅速发展。武平说,中国有巨大的可利用资 源。
中国目前仍缺乏高端的晶片设计公司。美国的研究公司iSuppli Corp.估计,中国现有近500家半导体设计公司,但多数都是可能不会长久生存下去的小公司。许多开办时间较长的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它们主要生产用于公 交系统的智能卡等基础产品。ISuppli估计,中国大陆的“无工厂”晶片公司──即那些只从事晶片设计,而将晶片生产工作外包出去的企业──今年的总收 入将增长43%,达到4.11亿美元。这还远不及台湾最大的这类企业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Mediatek Inc.)一家的收入多,该公司2004年的收入预计将超过12亿美元。
但iSuppli预计,至少在2009年以前,中国的晶片设计业将继续以每年平均30%的速度增长,较全行业平均水平快得多。中国最有实力的这类企 业正在以令人吃惊的速度成熟起来。衡量半导体先进程度的标准之一是看晶片上所分布电路的宽度。目前最先进的半导体其电路宽度只有90纳米,中国已有许多半 导体公司能够设计电路宽度为130纳米或180纳米的晶片,较最先进产品只落后一至两代。
数十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试图创立本国的晶片设计产业,但却并未能取得什么进展。后来,中国政府在2000年时颁布了“18号文件”,承诺在税收等方面 对投资晶片业的私营企业提供优惠,这表明中国已放弃了以往由政府牵头发展晶片业的努力,转而采用在台湾等地已获得成功的发展方式。
正是这一政策转变导致鼎芯半导体的陈凯回到了祖国。当他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等美国企业工作时,中国政府的研究机构经常打电话邀他回国为它们工作,但陈凯对此却并不感兴趣。他说:“我是自由市场的信奉者,我不相信国有 企业会有前途。”
但中国在2000年以后实施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半导体业发展政策使陈凯看到了希望。2001年时他来到香港,为一家专门瞄准中国大陆晶片业初创企业的 风险投资公司工作。此后不到一年,他创办了鼎芯半导体。该公司正在设计用于移动电话的射频晶片,这种产品是开发难度最大的晶片之一,这方面的开发工作一直 由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等大公司主导。鼎芯半导体的总部位于上海,其30名员工中除4人为全都在中国工作。
吸引陈凯回国的那些鼓励措施也在吸引半导体供应链上的其他环节落户中国,而这对半导体设计业来说也是个支持。台积电和总部位于上海的中芯国际集成电 路制造有限公司(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 简称:中芯国际)等高级晶片制造企业都有兴趣将中国大陆本地的晶片设计公司发展成自己未来的客户。它们可以在知识产权验证和论证设计出的晶片能否批量生产 方面对晶片设计公司提供帮助。
不过中国的晶片设计公司仍面临著巨大的发展障碍。资金筹集方面可能遇到困难。此外,虽然中国政府试图对这一产业提供帮助,比如它正考虑设立一项10 亿元人民币(合1.21亿美元)的风险基金来为晶片业的初创企业提供帮助,但业内管理人士们认为,政府的一些政策也在伤害这一产业。例如,虽然上海海纳百 川的氛围使海外归来的工程师们越来越感满意,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却不愿意回国定居,因为如果算上美国的□税额,中国的所得税税率要大大高于美国。据陈凯估 计,以工资水平在15万美元的人为例,他在中国需缴纳的所得税要比在美国高出10%之多。
然而,中国晶片设计业的进步已经引起了美国一些人士的担忧,他们害怕中国在这方面会成为美国的强大竞争者。正在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攻读博士学位的道格拉斯·富勒(Douglas Fuller)为准备自己有关中国科技产业的博士论文调查了50家晶片公司,他说,中国的这类公司正沿著产业价值链向上推进。富勒称,如果中国继续迅速发 展,美国有可能面临在半导体设计方面丧失竞争力的可能。
中国的崛起同时也为一些外国公司创造了机会。5年前,半导体设计软件的主要供应商益华电脑(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在中国大陆还没有自己的销售机构,但目前在中国已有了5个办事处和2个研究中心。该公司约2.5%的收入来自中国,这一比例还在迅速上升。这家 公司上一季度的总收入为3.02亿美元
“老杨”和万寿路27号院的“芯片四老”
四年来,那些参与制定“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国发2000-18)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老杨
认识杨学明,是通过朋友的介绍。杨学明当时是“18号文件”起草领导小组组长,18号文很多条款都出自他手。
采访杨学明颇费了些周折。倒不是因为他架子大,相反,老杨是记者见过最容易沟通的采访对象之一。
那时的北京刚下了场大雪,和一位半导体专家会谈完,杨学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路滑,不小心扭伤了脚。
正是那天,记者打电话约他第二天上午采访。但当天晚上,记者接到老杨的电话:“老头子病了,明天需要去医院,改天约时间好不好?”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学明又要赶去参加一系列会议,根本抽不出时间来接受采访。
老杨说,相关部委举办的半导体活动和讲座,“只要他们需要,我的身体能撑得住,就要去,毕竟这么多人关心这个产业不容易,我出点力是应该的。”
而就在此间,老杨又主动给记者打了好几次电话,详细了解了采访意图后,就把整理好的资料发到了记者的邮箱。
老杨说,他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家庭很幸福,儿女也不用操心,活得很快乐。”
“让我操心的只是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
“这个产业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支柱和基石,如果发展不好,国家就不可能强大。”
如何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杨学明把这看得比什么都重。
在去年老电子部离退休老干部聚会上,老杨在发言中说:“我们这一代人奉献精神还没挖完,还有发挥余热的能力;第二个,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积累的技术财富,技术成果有些还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挖掘。”
这四年
“18号文件”颁布后的四年,杨学明的生活从来就没有平静过。
“既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感到兴奋,也会因为其中的问题而担忧,美国方面的压力则让我愤慨。”
从18号文开始执行的那一天起,美国就没有让杨学明安宁过。历次双边谈判,杨学明基本上都会出席,一谈就是近一年。
让杨学明懊恼的是,“18号文件”从起草到正式出台,一直没有忽视WTO原则。美国却以WTO为武器,对这些政策责难纷纷。
“他们的错误就在于从曲解了的概念出发,导出了错误的逻辑关系,最后形成了十分荒谬的结果。”
“美国对‘18号文件’中‘3%以上即征即退的规定’,到底是税负还是税率问题,刚开始是不懂,后来干脆就胡搅蛮缠。”
2004年春天,中美关于半导体退税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时,杨学明在写给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等相关部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18号文件”中美国提出异议的条文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企业真正享受到的好处有限,“既然这样还不如我们主动停掉”。
虽然“18号文件”中有争议的两条已经停止,但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任何时候都不会减弱,“这一点国家有关部门都很清楚”。
杨学明说,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半导体产业新政策具体内容已经基本制定完毕,就差进一步细化。国家将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拨款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国内芯片产业发展。
“这样既不违反WTO规则,美国也无话可说。”
“芯片四老”
和老杨一样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忙碌的还有另外三位老人。
这四位老人中,杨学明已经72岁;陈兴信、杨之廉和他同年;即使年龄最小的邝心湖也快70岁了——70岁,对普通人来说,正是含饴弄孙,好好享福的时候。
杨学明本身就是研究政策的;陈兴信作为原电子部主管集成电路的司长,对整个产业非常在行;清华大学的杨之廉教授是技术方面的专家;邝心湖则对全球半导体业的情报和数据了解得很通透。
现在,这四位老人的身份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而由他们牵头成立的半导体业专家顾问组,正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智囊团”。
这个顾问组成立于“18号文件”颁布之初,“当时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很快,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这个产业一些帮助”。
北京万寿路27号院保安说,每周都能看到这四位老人的身影。
“他们每个周二都会过来,风雨无阻,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了吧。”
“我们四个人每周二都要过来开半天的会,其他的专家可能一个月过来一两次。”杨学明告诉记者。
老杨的家在朝阳区,离万寿路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除了少数几次由大儿子送过来之外,“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自己坐公交车,然后乘地铁过来”,“他们也和我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四位老人每周交流一次,“聚到一起就都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情,讨论不完的问题”,“当时都感觉时间间隔得太长了”。
四年来,老人们坚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是,每年要出一本《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状况报告》。为了这份中国半导体产业白皮书式的报告,老人们在调研、讨论和写作上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现在,2005年,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把《十一五期间半导体产业发展思路》做完。而《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状况报告》再也不会到第五本,“以后是否还会有人做这样的事情,现在还不知道”。
之所以说“最后”,是因为今年4月1日,新“18号文件”正式实施的那一天开始,这四位老人却将告别暂时这种奔忙的生活,“顾问组将要正式解散了”。
“年纪大了,总归有个结束的时候,新‘18号文件’出台正好是一个时机。”说这话的时候,杨学明脸上有一种难以让人察觉的遗憾。
“我们还不老,虽然不是每周都聚在一起了,但还会为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做一些事情,需要的时候我们还会站出来。”
记者手记
采访完杨学明、陈兴信、杨之廉和邝心湖四位老人,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他们。其实他们都是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很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的心里只有感谢,只有责任。他们活得很纯粹。
平常听一些人谈爱国,觉得都是很虚,没有多少实在意义在里面,但现在听老杨他们说爱国,感觉却如此真实。
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一走就是四年,也许以后也还将继续走下去。
让我们祝福这四位老人吧,还有那些为我国高科技产业作出贡献和正在贡献这的人们,正如祝福我们的产业和国家般。
汇市沉浮
为什么进入汇市
汇市沉浮
何时退出
if there is a story like robert's, add the picture of CA's house would be per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