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6, 2005

“老杨”和万寿路27号院的“芯片四老”

 四年来,那些参与制定“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国发2000-18)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老杨

  认识杨学明,是通过朋友的介绍。杨学明当时是“18号文件”起草领导小组组长,18号文很多条款都出自他手。

  采访杨学明颇费了些周折。倒不是因为他架子大,相反,老杨是记者见过最容易沟通的采访对象之一。

  那时的北京刚下了场大雪,和一位半导体专家会谈完,杨学明在回家的路上,由于路滑,不小心扭伤了脚。

  正是那天,记者打电话约他第二天上午采访。但当天晚上,记者接到老杨的电话:“老头子病了,明天需要去医院,改天约时间好不好?”

  接下来的几天里,杨学明又要赶去参加一系列会议,根本抽不出时间来接受采访。

  老杨说,相关部委举办的半导体活动和讲座,“只要他们需要,我的身体能撑得住,就要去,毕竟这么多人关心这个产业不容易,我出点力是应该的。”

  而就在此间,老杨又主动给记者打了好几次电话,详细了解了采访意图后,就把整理好的资料发到了记者的邮箱。

  老杨说,他对目前的生活很满足。“家庭很幸福,儿女也不用操心,活得很快乐。”

  “让我操心的只是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

  “这个产业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支柱和基石,如果发展不好,国家就不可能强大。”

  如何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杨学明把这看得比什么都重。

  在去年老电子部离退休老干部聚会上,老杨在发言中说:“我们这一代人奉献精神还没挖完,还有发挥余热的能力;第二个,我们这些老科技工作者积累的技术财富,技术成果有些还没有转化为生产力,还需要挖掘。”

  这四年

  “18号文件”颁布后的四年,杨学明的生活从来就没有平静过。

  “既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感到兴奋,也会因为其中的问题而担忧,美国方面的压力则让我愤慨。”

  从18号文开始执行的那一天起,美国就没有让杨学明安宁过。历次双边谈判,杨学明基本上都会出席,一谈就是近一年。

  让杨学明懊恼的是,“18号文件”从起草到正式出台,一直没有忽视WTO原则。美国却以WTO为武器,对这些政策责难纷纷。

  “他们的错误就在于从曲解了的概念出发,导出了错误的逻辑关系,最后形成了十分荒谬的结果。”

  “美国对‘18号文件’中‘3%以上即征即退的规定’,到底是税负还是税率问题,刚开始是不懂,后来干脆就胡搅蛮缠。”

  2004年春天,中美关于半导体退税问题争得不可开交时,杨学明在写给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等相关部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18号文件”中美国提出异议的条文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企业真正享受到的好处有限,“既然这样还不如我们主动停掉”。

  虽然“18号文件”中有争议的两条已经停止,但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任何时候都不会减弱,“这一点国家有关部门都很清楚”。

  杨学明说,由发改委牵头制定的半导体产业新政策具体内容已经基本制定完毕,就差进一步细化。国家将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拨款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国内芯片产业发展。

  “这样既不违反WTO规则,美国也无话可说。”

  “芯片四老”

  和老杨一样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忙碌的还有另外三位老人。

  这四位老人中,杨学明已经72岁;陈兴信、杨之廉和他同年;即使年龄最小的邝心湖也快70岁了——70岁,对普通人来说,正是含饴弄孙,好好享福的时候。

  杨学明本身就是研究政策的;陈兴信作为原电子部主管集成电路的司长,对整个产业非常在行;清华大学的杨之廉教授是技术方面的专家;邝心湖则对全球半导体业的情报和数据了解得很通透。

  现在,这四位老人的身份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而由他们牵头成立的半导体业专家顾问组,正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智囊团”。

  这个顾问组成立于“18号文件”颁布之初,“当时我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很快,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这个产业一些帮助”。

  北京万寿路27号院保安说,每周都能看到这四位老人的身影。

  “他们每个周二都会过来,风雨无阻,到现在已经有四年了吧。”

  “我们四个人每周二都要过来开半天的会,其他的专家可能一个月过来一两次。”杨学明告诉记者。

  老杨的家在朝阳区,离万寿路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除了少数几次由大儿子送过来之外,“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自己坐公交车,然后乘地铁过来”,“他们也和我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四位老人每周交流一次,“聚到一起就都有说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情,讨论不完的问题”,“当时都感觉时间间隔得太长了”。

  四年来,老人们坚持做的另外一件事情是,每年要出一本《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状况报告》。为了这份中国半导体产业白皮书式的报告,老人们在调研、讨论和写作上都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现在,2005年,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把《十一五期间半导体产业发展思路》做完。而《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状况报告》再也不会到第五本,“以后是否还会有人做这样的事情,现在还不知道”。

  之所以说“最后”,是因为今年4月1日,新“18号文件”正式实施的那一天开始,这四位老人却将告别暂时这种奔忙的生活,“顾问组将要正式解散了”。

  “年纪大了,总归有个结束的时候,新‘18号文件’出台正好是一个时机。”说这话的时候,杨学明脸上有一种难以让人察觉的遗憾。

  “我们还不老,虽然不是每周都聚在一起了,但还会为国家的半导体产业做一些事情,需要的时候我们还会站出来。”

  记者手记

  采访完杨学明、陈兴信、杨之廉和邝心湖四位老人,实在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他们。其实他们都是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很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他们的心里只有感谢,只有责任。他们活得很纯粹。

  平常听一些人谈爱国,觉得都是很虚,没有多少实在意义在里面,但现在听老杨他们说爱国,感觉却如此真实。

  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一走就是四年,也许以后也还将继续走下去。

  让我们祝福这四位老人吧,还有那些为我国高科技产业作出贡献和正在贡献这的人们,正如祝福我们的产业和国家般。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