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2, 2005

东西两岸齐学汉语,“中文热”热遍美国大陆

李 燕

本书缘于一次由国际民主论坛(国家基金赞助从事民主研究)和乔治.C马歇尔欧洲安全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会议上。创建于1994年的国际论坛主要有4个组成部分:一套研究会议计划、民主资源中心、一小批访问学者计划和和民主期刊杂志发行计划。位于德国Garmisch - Partenkirchen的马歇尔中心,作为美国欧洲指挥部的要素之一,建立于1993年,由国会提供资金; 同时也得到了德国政府及国防部的支持。 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在发展反映民主原则的国家安全组织和体制过程中帮助欧洲积极推进民主进程。

“我很喜欢吃中国菜,尤其是上海菜和广州菜,北京菜就没有那么好吃。” 学了六年多汉语的马雷(Raleigh Martin)用流利的中文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虽然刚刚上了一年大学,但他已俨然是个“小中国通”了。

像马雷这样从初中就开始学中文的美国人在华盛顿兰顿私立学校(Randon School)并不少见。随着美国人学中文的兴趣越来越浓,不但是美国学校中开设的中文课越来越受欢迎,就是在美国各地的中文学校也日益“红火起来”。

“美 国人对中国的兴趣在不断提高。”美国希望中文学校的老师臧国华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专访时说,“当然这不是因为他们跟我学中文后兴趣提高,而是中国在 整个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提升,这促使美国人想更加了解中国。另外,对中国移民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压力是他们学习(中文)的主要动因。”

五花八门的学习动机

今年16岁的马龙(Michael Defranco)学中文已经四年了。他的曾祖父从中国飘扬过海来到夏威夷落户。传到马龙这一代,除了血缘上的联系,他对中国的语言文化知之甚少,但是学习中文给了他一个重新“寻根”的机会。

如果说马龙是因为家传渊源而选修中文的话,他的同学桑捷(Andrew Sheineson)更多地想到的是自己的未来。“我将来想为美国政府的外交部门(foreign service)工作,因此,讲流利的中文对我很重要。”他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

“我做了一下统计,大概20%的美国人学汉语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比如他们的丈夫或妻子是中国人,他们需要和自己的配偶或配偶的家庭用中文做简单的交流。”洛杉矶中华学习中心的校长重参分析说,“另外50%是因为商业原因,还有30%是因为个人的兴趣。”

重参说他有一个学生在好莱坞工作。这个学生因为近几年香港电影登陆好莱坞,因而开始对中国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一兴趣,他开始学中文,希望能更容易地看懂中国的电影和电视剧。

除了这群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还有一批“小移民”也加入了学中文的行列。美国东部的希望中文学校是围绕马里兰大学的校区建立起来的。它的生源很多都是中国学生或是移民的孩子。

“华人的孩子来是因为父母不希望子女忘掉中华文化。学好中文之后,至少可以了解自己的传统。”臧国华介绍说,“另一方面,从实用的角度来讲,这群孩子将来上大学、找工作时,懂中文,就多了一项便利的工具。”

“龙是我的属相”

曾在上海进修中文的马龙对中国的“茶艺”津津乐道。他在上海期间,虽然中文还不流利,而中国大部分人也不能用英语与他进行交流,但是接待他的中国家庭懂英文,还特别用中国罕见的“白茶”招待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马龙对中国人的盛情念念不忘。

“我在中国买了宝剑,还有茶壶,准备回美国泡白茶喝。”他兴致勃勃地说。

与马龙相比,马雷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要深入得多。他曾三次参加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组织的暑期中文培训班。今年夏天,他又第四次来到中国。学习之余,马雷浏览了半个中国,去过北京、上海、香港、西安,珠海,成都、桂林等很多城市。

“我还去过西藏。”马雷说,“那儿特别漂亮,只是我发生了食物中毒,吃了两三天药才好。”他觉得,没有能游览西藏更多的地方是个遗憾。

经过丰富的游历,马雷已经在为自己的“中国生活”做设想,“如果我将来要住在中国,我会选择北京,那里的历史文化最有意思。北京有中央政府,还有很多大学。就像在美国住在华盛顿一样,是政治文化中心。但我觉得,风景最漂亮的地方还是桂林。”

马雷说,他现在最感兴趣的是中国的文字。“一开始学中文时,我觉得把每个字都背下来特别难。”但现在已经掌握了2000多的汉字后,能知道每个字的形状让他欣喜不已,同时也体会到了学汉语的乐趣。

令人惊讶的是,马雷对中国电影还颇有见解。“我以前很喜欢张艺谋的电影。但是,这次在北京看了他的新片《十面埋伏》,觉得不好。”他充满稚气地说,“我最喜欢的导演现在也不好了,所以我现在不太喜欢中国的电影了。”

桑捷与马龙、马雷一样,在几年的中文学习中开始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这个神秘而有趣的东方国度。虽然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方式各不相同,但是都着迷于中国独特的魅力。就连他们的名字也都带有颇为地道的“中国味儿。”

“龙是我的属相。” 出生于龙年(1988)的马龙很喜欢他的中文老师起的这个名字。

中文是“有点奇怪的语言”

针 对美国人在学习中文时不同的目的和层次,美国的中文学校各有专攻。成立于1993年6月希望中文学校以教授标准现代中文、汉语拼音和简体汉字为招牌,十年 间从成立之初的30多个学生、几个老师,发展到现在拥有5个校区、1个少儿艺术团、1个体校、200多名老师、2200多名学生的大学校。

“我们主要采取周末语言授课的方式。主体学生的年龄从3岁半到18岁,占到学生人数的90%。”希望中文学校的理事长姚远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他们中大部分是中国移民的孩子,美国家庭领养的中国孩子大概占到5%,美国成年人只有大概2%。”

与之相反,洛杉矶中华学习中心招收的学生大都是美国成年人。校长重参说,“我们主要是以网络宣传的形式招收学生。教授的内容主要是国语普通话,以一对一的私人教学方式授课。”

“一般来讲,十个美国人学中文,有六个都不愿意学汉字。”重参说,“对这些学生,我们就不教汉字了,以口语教学为主。”

重参的感觉在桑捷那里得到了印证。兼修中文和日文的桑捷觉得中文更难。“日文的句型对我更容易,而中国的汉字很复杂。”他说,“汉字不太难写,但是很难辨认。”

其实汉字并不是最难的。无论是中文学校的老师,还是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中文的发音最难学。臧国华说:“虽然只有四个声调,但是在美国学生看来,总是会混。有时,同一声调有不同的两个字,而不同声调代表的字也不一样,尤其学多了,就容易‘串’。”

“除了要多练习听说之外,有时我还要靠猜。”桑捷说。

为了帮学生攻克“声调关”,臧老师经常在授课中做一些字与字的比较,提醒学生注意发音之间的差别。更重要的是,中文学校要培养美国人学中文的兴趣。

“这里更像个社交场合,而不是教室。”臧国华说,“老师和学生就像朋友一样。大家就是在学中玩,玩中学。从我这个班看,学生们都很喜欢学,而且不断有新生加入。”

在桑捷眼中,中文是“有点奇怪的语言”,学起来很有意思。因此,虽然他现在所在的高中不教授中文课,但他仍请过去在兰顿的中文老师为他做课外辅导。

《华盛顿观察》周刊(Washington Observer weekly)第32期,2004/09/08

Saturday, August 06, 2005

国际上盈利状况良好的Ework网站举例

1,美国:http://www.innocentive.com/cn/using/help.html (有中文界面)
www.InnoCentive.com是第一家以现金激励为基础、促进全球性科学研究的Ework公司,也是专门为全球科技研发界而创建的、首家互联网奖励机制公司。
它以一种全新的手段突破地域、时区和背景的界限,为科学难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研发的能力和效率。
在该网站上,全球领先公司可以提出其所需解决的科学挑战,而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可以为这些挑战提供答案并有机会赢得奖金。
InnoCentive让相关公司登记为“寻求者”,在一个保密的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上张贴挑战,并充分利用科学奇才的智慧,进而有机会增强自身 的研究与开发潜力。大公司张贴的每项挑战都包括详细说明和相关要求、截止日期,以及为最佳解决方案提供的奖金额。张贴挑战的“寻求者”公司的名称将得到完 全保密,并且有安全保障。
  InnoCentive声称,它是一个出色的新型网上社团,将顶尖儿的科学家和全球各地的领先公司所面临的相关科研挑战对应起来,使之珠联璧合。世界125个国家的科研精英注册成为“解决者”
  InnoCentive是世界著名的制药企业美国礼来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波士顿,其名字取自Innovation(创新)和 Incentive(激励)。一开始,该公司只在所经营的网站上列出了数十个科研难题,向全世界的科学工作者征询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任何一个问题都可获 得相应的奖金。
  虽然InnoCentive公司成立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其网站已经取得了令人惊讶的业绩。网上公开的科研难题已经达到数千个,世界125多个国家的2.5万名科研精英注册,许许多多的企业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科研难题的答案。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有资格在该网站注册为“解决者”。解决者可访问和评估挑战,并且通过安全网上递交程序递交解决方案。 InnoCentive的科技团队将回答解决者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并将递交的所有解决方案呈递给寻求者公司。寻求者公司审阅递交的所有解决方案,并且只 把奖金颁发给最符合其要求和被其公司视为最好的解决方案。
  作为科学家,在InnoCentive注册为解决者后可以接触符合自己兴趣和专长的重大研发问题;有机会解决世界级研发课题的智力挑战,使 自己的才智得到公认。在着手研究挑战之前,解决者必须接受《解决者协议》中的各项条款,包括解决方案审阅期限、保密规定和获奖解决方案的知识产权转让。当 然,他们成功的解决方案还可以换来丰厚的资金回报。奖金额从5000美元到10万美元不等。所有获奖者的名单和个人简历也都在网站上公开。
 InnoCentive公司有一支强大的管理团队。阿尔菲厄斯?宾厄姆博士任董事长,兼任礼来公司负责研发工作的副总裁。他有25年的药物研发、合作研究、业务管理和研发策略规划经验,获斯坦福大学颁发的有机化学博士学位。
  达林?卡罗尔任首席执行官,他所领导的团队仅仅用了103天就创建了InnoCentive公司。卡罗尔的学历包括Syracuse大学法学院颁发的法学博士学位。
  吉尔?帕内塔博士任公司首席科技主管,她的责任包括在解决方案寻求者和解决方案提供者之间营造一种融洽的环境,包括监督项目展室、评估解决方案和协助获得寻求者客户。
  西泽?卡斯特罗任业务开发副总裁,负责指导InnoCentive的全球业务开发工作和将InnoCentive定位在化学、制药、生物科技与相关行业内。
  阿里?侯赛因任营销副总裁,负责InnoCentive的全球营销工作。
  罗伯特?金尼任营运副总裁,他的责任包括协助领导班子制定策略和远景规划并加以执行,同时还负责信息技术、人力资源、设施建设、法律事务和财会等方面的工作。
  破解InnoCentive成功之谜:InnoCentive目前注册的来自世界的科学家的专长能够为以下行业提供化学和生物领域的难题解决 方案,内容包括制药、生物科技、农业综合企业、消费产品、塑料/聚合物、食品/调味品/香料、基础化学品、多样化化学品、石油化学制品、特殊化学品等。
  到2002年10月,网站上共公布了70多个化学难题(如: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放射化学)和生物学难题。随后网站又将领域拓展到生物化 学、信息学等等。所有这些挑战都来自于那些有实力的、全球性的、以研发为核心的公司,并且这些问题都是它们所遇到的难题。这里值得指出的是,解决办法的标 准是公开的,从而保证审批的公正性。
  如果我对一个挑战感兴趣,我该如何开始呢?大部分挑战不仅要求提供解决报告,还需要样品。关于报告,解决者可以通过projectroom 以电子方式提交。如果有样品,则需要将它邮寄到InnoCentive位于美国的办公室。某些挑战只是“纸上”的问题———也就是说,解决者不需真的在实 验室做实验。对于这些挑战,解决者只要提交报告,不需要寄送样品。这些挑战通常标价几千美金。
  征解公司会审核解决者提交的报告,看它们是否符合解决的标准。他们可能会在实验室里重复解决者做的实验以验证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如果方案被选中,解决者会被通过电子邮件告知,然后得到支票或通过电汇形式将钱汇到解决者指定的银行账户。假如你有现成的答案
  虽然现在网站上公开的科研难题只有化学和生物两大类,但内容千差万别。比如,有的公司寻求一种省钱的提出DNA的方法。有公司贴出了这样的告 示:“我们寻求一种生产氨基酸用的微生物菌株”,有公司希望科学家们提供一种鉴定绿色环保添加剂的新方法。所有难题专业性都很强,外行人士看着如同天书。 但相信很多专业人士会对这些难题产生浓厚兴趣。
  网站上的难题在不断更新。当有一天难题找到解决方案,网站会在第一时间予以宣布,并公开中选者的个人简历和照片。由于这是面向全球科学家的网站,所以,网站已经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汉语等数种语言版,最大限度地向科研精英们提供方便。中国是注册科学家增长最快的地区
  InnoCentive公司非常重视开发中国科研人员的潜力,其负责人已经与中国一些科研机构进行过接触。公司的评价是:“中国是注册科学家 增长最快的地区。”目前全球共有来自125个国家科学家注册,而中国的注册人数已经达到第二位。美国伊利诺依大学的一位中国留学生还获得了奖金,最近复旦 大学的一位博士生也成功地破解了其中一道难题,目前正在办理获奖的手续。
  对于挑战的科学家和那些提出问题的大公司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可以实现“双赢”的好方式。虽然一些跨国公司有自己庞大的科研队伍,但寸有所 长,尺有所短,公司内部的人才并不能完全解决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现在,有了这样一个新颖的网站做桥梁,公司科研进度会大大加快,而且可以大幅降低商业 研发成本。而对于科学家而言,加入到挑战中来,即使不能破解难题获得高额奖金,他们也可以通过这个网站知道各公司现在最需要的技术是什么,从而明确自己的 科研方向。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中了解到,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是否已经有同行走在了前面,这样就可以避免做无用功。

2,新西兰:www.askdownunder.com
这是一个专门进行网上搜索的Ework公司,很多专业人士需要的网上搜索如:精确型、联想型、智能型、模糊型,等等,搜索引擎无法进行,只好依赖人工。

该网站建立了一个竞标系统,全球所有精于此道的爱好者都集中在这里,不分时差地为客户服务,其中大部分人以此为职业。

该网站地注册用户分为两种,一种是研究者,他们网上搜索的高手;一种是客户,一般都是专业各类人士,当然也有教师和学生。

网站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用全球通用的银行汇票支付,不用信用卡。

建立三年来,注册人数和交易额的增长成几何倍数。
可惜的是,不知什么原因,这个网站最近无法登录了。

3,美国: www.classroom.com
据说这个网站最初是几个美国逃学的中学生搞起来的,他们痛恨世界上的学校,尤其蔑视那些耀武扬威的校长,他们在网上注册同一个域名,自封为不同的校长,分别建立自己的喜欢课程目录和学分制度。

不久,该网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也来办学校,开始是免费的,这样注册一个学校比在家里搭一个积木还简单。

后来,真正的教师开始在上面注册。
这些教师最初也只是希望赚点外快,可是很快发现:
一份讲义可以无限复制,放在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的学生,同时收到多份课酬。
于是,好的老师越来越多,带动了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前来注册。
目前,classroom.com 里面有几千所大学,门类遍布人类所涉及的所有学科,有些甚至是现实中少有的科目。

值得说明的是:这个网站上最小的大学,也有几万名正式注册并认真学习的学生,最多的大学有二百多万名学生,他们在网上拿到的学分,基本上都可以受到现实机构的承认。

目前,作为低成本的教学辅助手段,该网站正在成为全球很多大学的第二课堂。谁都知道,办一个拥有几百万学生的大学,是现实世界里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这样的大学还在该网站膨胀着。

http://www.eworkway.com/ework/privy211.aspx?aid=295&pid=2

Friday, August 05, 2005

硅谷考车记 - Santa Calara,一步之遥

"王先生吗,我已经在你楼下”
“好的,我马上下来”放下电话,立刻冲了出去。教练的车是紫红的丰田。第一次见面,互相寒暄过后,我坐到了驾驶员位子上。

刚来加州不久,还没有买车,就赶上我的加拿大车本过期。其实,如果没有过期的话,拿加拿大的本子,在这里开是允许的。不得已,只好先考了驾照再说。

和加拿大一样,这里考试也是先笔试,再路考。如果你是美国别的州来的,可以直接换本子。但加拿大是外国,所以,一切从头来。想想也有意思,美国的什么本子,到了加拿大,可以直接换成本地的本子。反过来就不行。

长这么大,笔试见多了,交规都差不多。看了一遍图书馆要来的小册子(中文的),就去考试。考试的试题有中文,也有英文。听人讲,中文题大陆人看不懂,最好 用英文的。这个我能理解,过去考网络工程师时,曾经见识过所谓的中文考题,是中文,每个字每句话都认识,就是不明白说的是什么。干脆要了英文考题。还好, 第一次允许错5道题。我错了三道题。就算过了。

路考就不简单了。来美国之前,听到的都是,美国考车太容易了,很多加拿大的人是先跑到美国来考车,然后回加拿大换成本地的本子。可我这一到加州,一群朋友 就告诉我,路考不是那么容易,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有个人考了15次。说的人当笑话说,可我这个听得人,却不得不当真。小心行得万年船。这不,今天租了驾校 的车来考试,好处是,考试之前,教练会给45分钟的讲解。

从家里到考点,一路上教练不停的纠正我的错误,教练的普通话很好。不愧是有多年教学经验,讲的简单而且清楚,让我原本紧张的心放下了许多。但通常下午1-3点是我最怕做事的时候(小时候,村里的仙人给我算命,这点是我的背点),但这时间由不得我。

等的时间不长,考官就来了。考官像是南美人,穿了件白大褂,跟实验室里的实验员一样。打个愣,以为是献血站里来抽血的护士。

前灯,后灯,手势,一切正如教练说的一样。车开出去后,人就不紧张了,毕竟有三年的驾龄了。stop,左转,右转,一切顺利。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四车道, 右拐,一看是红灯,先fully stop. 人行道有个女的在等车,对面的灯变绿了,那个女的开始起步,差一步快走到中间的隔离带,我想是没问题了,松煞车,脚刚放到油门,还没有踩,考官就踩了我的 煞车。。。

我是知道百分之百完了,这个时候争论也没有用,干脆虚心向考官提问。回来后,考官还不错,说我开始整个过程都满意,也没有小问题。踩煞车,是告诉我,一定等行人完完全全的走过中线,我才能松煞车。得,差一步,40厘米。这次算交学费了。

教练的效率也高,回来的路上,给学校的助手一个电话,又给我约了一次考试。但为了能尽快考试,安排到了另一个考点。los gatos.

8月5日

Tuesday, August 02, 2005

你也可以当“天使”


融资难一直是国内多数中小IT企业的发展瓶颈。就中小IT企业而言,无论是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政府基金,还是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只要他们能够获 得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这些投资方就是他们的“天使”。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希望人人都来当中小IT企业的“天使”。

分众传媒公司7月13日在纳斯达克的成功登陆,百度公司正在进行的8亿美元IPO计划,使得投资中国股再度成为热门话题。好奇的人们在纷纷掂量:上市成功 以后这两家公司创始人的身价会暴涨多少倍?

而另一拨人关注的角度不太一样。同是7月13日,在北京天伦王朝举行的“2005中国创业投资中期论坛”上,汹涌而至的投资者们一边帮软银、高盛、维众等 分众传媒公司的风险投资商盘算着投资回报率,一边密切地留意着出现在论坛上的创业家新的面孔,希望能寻找到下一个陈天桥或江南春。

风险投资商们希望从这些中国创业者身上挣到未来的钱,就像那些曾经从美国在线(AOL)和Google创始人身上大赚过一笔的投资者一样。在这方面,外国 投资者比本土投资者显得更为迫切、更为主动。据北京清科咨询公司2005年中国创业投资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国内共有81家企业获得总计4.02亿美元的 创业投资,其中外资创投占总投资额的65.3%。从行业来看,IT产业仍然是最大的赢家,占到总投资额的53%和投资案例总数的63%。

相比之下,国内有许多中小IT企业依然面临融资难的老问题。很多优秀的创业企业有强烈的融资需求,但是可以得到的选择渠道并不多。参加“2005中国创业 投资中期论坛”的天下互联公司CEO张向宁说,大量企业都渴望得到风险投资,但是真正得到的只是凤毛麟角。北京清科咨询公司创业投资研究中心总监陈强说: “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民营IT企业,因为风险高。其他比如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等创新基金,还有科技部和地方政府提供的基金扶持,能够得到的企业就更少 了。”

除了门槛高立的银行贷款、海外上市和风险投资,以及难以挤进的中小企业板,IT中小企业尤其是刚处于创业早期的企业,应该上哪儿找钱去?文思创新软件技术 有限公司CEO陈淑宁表示,途径之一便是向外国的创业者学习,寻找适合自己的“天使”投资者。

他们找不到“天使”

IT企业仍然被中小企业板关在门外的原因何在?是被动抛弃抑或主动离弃?背后有多少酸甜苦辣的故事?

案例1:七喜4年漫长等待终上市

2000年,七喜电脑正式向广发证券发出了协助改制上市的请求。2001年初,七喜电脑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进入为期一年的上市辅导期。资本市场似乎已经近 在咫尺。然而,七喜电脑未能得到广发证券在2002年度仅有的8个推荐上市名额。七喜电脑仍需等待。2003年,命运再次捉弄七喜电脑。在获取了推荐资格 并向证监会提出上市申请后,国家对新股发行数量实施限制,七喜电脑再次进入漫长的主板排队期。

上市主板看来遥遥无期,呼之欲出的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却搅热了中国股市。中小企业板较短的排队期和较低的审核门槛,以及转型至创业板股票全流通的前景,让七 喜电脑转移了募资阵地。其实,与其说是七喜电脑主动移情中小企业板,倒不如说这是一次无奈之举。

七喜股份2004年上市当天以14.50元开盘,最后报收于14.63元。作为新股,七喜股份交易首日的收盘价仅略微超过开盘价。对此,有股评人士建议 “原始股东兑现离场,场外投资者观望”。交易首日的表现就让人看淡其未来发展前景。

案例2:金蝶4年错过融资好时机

1997年,金蝶就萌生了上市的想法,起初目标是国内的A股市场,不过在仔细阅读了上市的条件后,金蝶自动放弃,把目光转向海外的资本市场。比较了纳斯达 克和香港创业板之后,金蝶选择了后者。徐少春说:“香港是一个华人世界,与内地交流没有问题,我们只要有一点声音,马上就会反映给投资者,这有利于股票市 场与公司业绩挂钩。同时香港作为自由港也属于全球开放市场的一部分,未来金蝶成熟了,要从这里去更大的市场也不难。”

为此,金蝶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一家公司,由它来控股国内的公司。不过有了裕兴绕道海外上市被证监会叫停的先例,2000年3月金蝶规规矩矩向证监会递交了申 请材料,2000年7月得到批准,到2001年在香港创业板挂牌,整整过去了一年。此时的海外资本市场早已不如昔日的阳光明媚,对科技股也不再是满面春 风,纳斯达克指数从最高的5130点跌到了最低时1660点,缩水70%,香港创业板也有同样的跌幅。金蝶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

点评

创业板一直是引入风险投资,将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渠道。作为最适合在创业板上市的高科技与高风险相结合的创投型中小IT企业,目前在国外的创业板上都占有相 当比重。例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就汇聚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IT企业,如美国本土的微软、英特尔,以及中国的盛大、新浪、搜狐、网易等。而在中国的“准创业 板”——中小企业板,这种现象却无迹可寻。

早在一年多以前中小企业板开盘之初,“新八股”中就没有一家是IT企业。当时有业内人士分析说, IT企业的“弱势”应该是排队的先后顺序问题,并预计,在接下来上市的几批企业名单中,很可能IT企业的比例会大幅上升。然而一年来,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 已达50家,其中信息技术类企业却始终只有七喜一家,一直颇显弱势。

作为国内中小IT企业中的幸运儿,七喜的上市之路并没有经历大起大落,上市后发行股票2900万股,IPO近3亿元人民币,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了更大的发展 空间,同时也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平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金蝶也经过5年努力终于在今年7月20日由香港创业板转向主板,接触到了更大的资本市场平 台。

七喜和金蝶毕竟是已经处于业务发展和盈利阶段,颇具规模的创业企业,在上市融资的路上都花费了四年时间来等待。而对于更多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企业来说,这 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很难想象会错过多少生存和发展的机遇,这并不是每一个IT企业都能消耗得起。一些早期曾经热衷于中小企业板的IT中小企业,面对如此光 景也只好放弃了漫长的排队。

事实上,IT企业大都是技术兑现的过程,不像传统行业那样是通过原始资本积累发展起来。比如说互联网企业,最初拥有技术的人基本都是没有资本的,风险投资 让技术与资本结合。科技性与风险性决定其不符合国内上市标准的同时,互联网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其必然要被国内证券市场排除在外。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经贸系主任董登新教授认为,与真正的创业板相比,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门槛还比较高,能按现行的发行审核标准审核通过的IT企 业还比较少,因此,一些好的中小企业因达不到上市条件而被拒之门外。目前我国股市要求公司上市前的最近三年必须是连续盈利的。这一规定有悖于真正意义的高 科技、高风险企业直接上市融资的初衷。

“天使”魅力何在

事实上,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在内的权益资本投资已经成为个人、企业、甚至金融机构的投资发展趋向。

据国外资料显示:大多数国家认为天使投资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是企业融资的最主要而且也是最简单的渠道之一。在我国,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将要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去,但这些创业者在发展过程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遇到资金缺乏的问题。

对我国社会来说,天使投资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它决不是一种全新的经济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一个相对比较富有且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社会阶层已经形成, 许多具有经济头脑又具有经济实力的个人,有意无意间已经从事了天使投资的事业。有专家预言:随着经济的发展,风险投资环境的改善,必将促进天使投资的规模 增大。天使投资代表了现代经济生活中一种新的趋势,事实上,包括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在内的权益资本投资已经成为个人、企业、甚至金融机构的投资发展趋向。

宏基创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忠表示,企业在不同的投资阶段,接受投资的形式也不一样。在项目发起阶段除了有朋友、亲人的帮助以外,国外一般还会有天使投资 者。之后随着项目的扩大,需要大规模的商业化时,才需要风险投资机构的介入,然后才是项目的IPO。公开上市以后,股民大众就是投资人。

但是陈友忠也指出,天使投资在中国还不太成熟,应该鼓励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天使”。有关资料显示,天使投资者在美国IT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 项在1996年由Freear和Wetzel进行的研究显示,美国每年大概有25万名“天使”对3万家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在100亿美元到200亿美 元之间。

在1995年创建文思创新时,陈淑宁就接受了一个“天使”的投资。这个“天使”是一个中国人,他投入10万元作为天使投资,另外再借出20万元作为“过桥 贷款(Bridge Loan)”。文思创新是IT外包和软件服务企业,先后在1999年和今年3月接受过两轮风险投资,现在公司人数已过千人。

优秀的天使投资者往往能够获得巨大的回报。陈淑宁尽管不是专业的天使投资者,但他也曾经在朋友的怂恿下,进行过一笔12万美元的天使投资,整个项目的总投 资额为60万美元。这个项目最终取得了成功,并且以1500万美元卖给了一家英国企业。但是陈淑宁并没有获得最终的回报,因为他在中间犹豫过。

更为重要的是,天使投资者投入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他的人际关系和管理经验。陈友忠指出,一般的天使投资人,都有一二十年的产业经验,对某个行业的技术、 产业动向非常了解,拥有丰富的人脉和良好的资金基础。他们通常会给被投资企业提供众多的管理建议,帮助企业招聘高层管理人员和介绍客户,甚至介入到企业的 一些运营活动。在美国,那些自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相当多的人都愿意成为天使投资者,帮助那些有潜力的创业者走向成功。陈友忠表示,如果以后有机会,而且 不跟工作冲突,他也会乐于成为天使投资人。“天使投资人最大的乐趣,就是慧眼识英雄,也就是有从沙蚌里挑珍珠的能力。一旦成功,就是人财两得,名利双收, 会有百倍千倍的回报。”

天使投资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初创企业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新项目的迅速启动与发展赢得了空间和时间。在业内有丰 富经验的“天使”们还为初创企业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有益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赢得创业者的信任与尊重。

近日,周鸿袆把自己创办了8年的3721公司完全托付给雅虎,同时带着17个月的跨国公司总裁经历和套现的数千万美元离开,换一段悠闲的日子。离开雅虎的 周鸿袆首度披露心声:可能会做天使投资人。

“天使”该拥抱谁

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和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天使”,首先要懂得挑选合适的企业。什么样的IT企业有资格获得“天使”的青睐?

案例1:掌上灵通5年使宏基资金增值40倍

1999年7月,吴峻回国创立英斯克公司,定位于无线互联网数据应用技术平台开发商及内容服务提供商。1999年9月,掌上灵通作为英斯克(中国)的一个 商务部门成立,着力于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提供无线增值服务。2000年初,英斯克发布其旗舰产品iDAP。公司要推广产品、扩大规模、占据市场,因此引入 外部资金的需求被提上日程。同年10月,经过一系列谈判,英斯克的第一轮融资正式结束,对英斯克的估值超过2000万美元。宏基技术投资、Icon Media Lab和个人投资者共向英斯克投入约650万美元,换得英斯克22%股份。融资完成的同时,英斯克的盈利前景也豁然开朗。2000年12月,中国移动启动 “移动梦网”,掌上灵通入选为第一批合作伙伴。2001年4月,掌上灵通与英斯克分离,成为独立运营的公司——掌上灵通咨询有限公司。

2004年3月4日,掌上灵通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完成IPO的中国专业SP(服务提供商)。凭借2003年的优异业绩,掌上灵通募集资金约 8470万美元。从2000万美元到3亿多美元,掌上灵通IPO前后的身价涨了近20倍。宏基在掌上灵通分拆时划过去的数十万美元投资已经增值超过40 倍。

案例2 盛大网络一年使软银资金增值15倍

2003年3月,盛大网络与软银亚洲签订战略融资4000万美元的协议。当时盛大与其代理的《传奇》源代码提供商韩国Actoz公司分道扬镳。处于困境中 的盛大对于这4000万美元的用途非常明确:开发自主的角色扮演类游戏。正是由于有了这笔启动资金,2003年7月,盛大网络自主研发的第一款网络游戏 《传奇世界》才得以问世,盛大网络才得以再次创造传奇。而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软银亚洲),也因此被国内权威创投评估机构清科公司评为2003年度 外资创业投资机构20强的第三名,成为2003年中国市场最为风光的创投基金之一。

盛大网络于去年6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后,从11美元的发行价起步,最高曾探到45.40美元。以这个价格测算,软银亚洲持有的13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 (ADS)对应身价高达6亿美元。这已是初始投资的15倍。

点评

掌上灵通和盛大网络都是中国创投界耳熟能详的成功案例,一个是投在创业初期,一个是投在创业中期。还有许多案例,如亚信、UT斯达康、分众传媒等,它们在 投资阶段和投资策略等,对关心中国IT创业企业的投资人来说,有一定借鉴意义。

硅谷五大风险投资公司之一Accel Partners的资深合伙人约瑟夫·肖恩多夫认为,在中国,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还是创业公司,正是这些创业公司改变了商业模式。大公司不能提供有颠覆性 意义的产品。比如说,当苹果发明个人电脑时,几乎没有人知道苹果公司是干什么的。又比如说,思科发明了路由器,但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思科。操作系统是由微 软推广的,但最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人知道微软。而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和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天使”们应该怎样考察投资项目,挑选投资企业呢?

约瑟夫·肖恩多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经说:“创业家需要有远见,要有颠覆性的创意。当我在看一份商业计划书时,我首先要看这个人是谁,他以前有过什么 经历,有谁推荐过他,而不是单纯地只看商业计划书。然后看他的远景是什么,他对行业是否了解,他是否具有驱动公司的能力,他有没有从市场全局来考虑创业计 划。”

在《福布斯》杂志2004年全球风险投资家排名中名列第一的硅谷风险投资公司Norwest Venture Partners(简称NVP)的执行合伙人普罗莫德·汉克,有一套独到的投资理论。他更倾向于联合多个投资者,对创业公司进行投资。普罗莫德说:“我们 会从创业公司的角度考虑,建议他们吸收多方的投资,两个或者四个是最佳的。”

普罗莫德强调,风险投资要取得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要抢得先机。“我们绝对不能够成为第五家进入同一个领域的公司。这是风险投资行业里的规律,但很多人往 往忽视了这一点。”2005年1月12日,也就是盛大收购新浪19.5%股份的前一周,软银亚洲将所持有的盛大股份转让给合作伙伴思科、软银亚太。此时软 银投资盛大已经净赚5.6亿美元。软银亚洲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晶生这样解释:“创投的挑战在于,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而你的意见是‘二',你产生了一个 与别人不一致的理念,并且要坚持这个理念;然后等大家都觉得应该是‘二'的时候,你应该从喧闹中悄声地退出,把你该挣的钱都挣到,然后去寻找另外一个新的 切入点。创投是一盘永远下不完的棋。”

在投入资金的量上,普罗莫德认为,创业公司一般来说需要四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但是他不会从一开始就给创业者够用四年的钱,“很多时候,我们 只提供够18个月运转的资金。18个月以后,如果他们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们就会投入更多的资金。”

陈友忠在向记者介绍他的投资经验时说,投资的前提是你对这个产业有足够的了解。在看一个创业项目时,能够看到一个项目的本质,看是否是好项目。首先,要求 创业人应该是值得信任的,包括品德是否够好、是否合群、是否能把一个团队带上来。第二,要看业务模式是否有独创,或开发的产品是否有独特的地方,是否有知 识产权保护。第三,要看新项目的市场是否是一个朝阳产业,可以一路发展下去。最后一点要注意的是,投资的商业行为要以钱赚钱,考虑好投资条件。

· 相关链接一 ·

何谓“天使投资”?

提起“天使”,总是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浪漫的猜想。犹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都认为天使是为神服务的有翅膀的灵体。很多基督徒相信,我们每个人出生时便有一 位守护天使跟随,在一生中引导着我们。作为一个类比,在投资界,人们称创业企业的早期私有股权投资为“天使投资”(Angel Investment),也就是私人投资者或者非正式的风险投资机构,对创业项目构想或者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前期投资。

“天使投资”的概念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初,指的是那些对未来戏剧进行投资的百老汇投资者,这些投资是有风险的,因为他们在赌戏剧的票房。而在目前的美国, 天使投资能够占风险投资总体盘子的40%~50%。确切地说,美国硅谷适合个人创业的天使投资占了风险投资的大部分。

· 相关链接二 ·

美国天使投资的特点

1.天使投资者平均年龄为47岁,年收入9万美元,个人资产75万美元,接受过大学教育,曾经自己创立过企业。

2.大多数天使投资者都会选择离居住地较近的项目,并且很少进行超过几十万美元的投资。

3.天使投资是小企业的最大资金来源。90%的天使投资都提供给那些少于20人的初创公司。

4.天使投资者一般年纪会偏大,拥有高收入,而且比普通市民接受过更高的教育,但他们通常都不是百万富翁。他们的个性和投资行为特征各异。

5.天使投资者在投入时希望的平均回报率为26%,他们认为有三分之一的投资可能会导致资金损失。

6.天使资金似乎永远都不会匮乏。很多接受调查的天使投资者认为,如果找到合适的机会,他们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35%的投资。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风险研究中心)

相关链接三

全球头号风险投资家

普罗莫德·汉克的十个投资标准

1.问题:这家公司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必须是一个难题。

2.市场规模:该产品的市场规模有多大?如果市场规模不是足够大,那么就不值得投资。

3.市场兴趣:该产品能引起潜在客户的兴趣吗?如果没有人想要这个产品,那么就不会有人给你投资。

4.早起的鸟:这个领域是新鲜的吗?如果已经有五六个公司这么做了,那么你就晚了。

5.进入门槛:进入门槛是不是足够高?如果这家公司的确是解决了一个难题,而且有一个广阔的市场,但是另外20家公司在5天之内也能做出来,那么它就不值得投资。

6.生命周期:这个产品能持续领先多长时间?要想得到投资,它就必须能够长期地保持差异性。

7.人:创始人的信用状况如何?

8.计划:这个产品必须有一个可行的商业计划书来支撑。

9.经验:创始人有成功的管理经验吗?

10.不要独行客:创始人是否过于自负?如果CEO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那么他就不能够建立一个优秀团队。

记者手记

谁是谁的天使

在共同完成了一处创业成功、资本增值的双赢好戏之后,吴峻和陈友忠之间由相识到英雄相惜,成为私交甚笃的忘年交。更有意思的是,在成为VC支持催生的富翁 之后,吴峻又成为宏?。郑眯履嫉囊槐剩常埃埃巴蛎涝?的IPF Ⅲ的LP(有限合伙人),实现了一种财富的循环。吴峻说,把一部分财富交给有经验的人管理,一来是从经济角度考虑,二来有一定的感情因素,“也是感激陈总 他们能够扶持我,有点像家人的感觉。”

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很多类似的情况。在中国,目前真正出名的天使投资人不是很多,但是这个人群正在慢慢形成。往往是一些创业者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创办的 公司上市,走过一个完整的创业流程。像陈天桥、吴骏和李开复等人,功成名就之后,转变为天使投资人。他们对产业十分了解,对行业、技术、业务模式和将来的 发展有足够的把握。在投资之后能够帮创业项目带进来一些增值服务,比如做顾问工作,或是介绍一些合作伙伴。

当盛大成为创投成功的经典案例时,很多业内舆论界人士都在讨论:“盛大和软银究竟谁成就了谁?”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投资人作为“天使”为创业企业注入资 金,使企业能够顺利运作,到投资人退出获得回报时,创业企业也成了为投资人带来利润的“天使”。换言之,对于投资人而言,在成为中小企业“天使”的同时, 中小企业也正逐渐成为你的“天使”。

在硅谷,风险资本所投资的创业企业有着一个不太精确的经验定律,即所谓风险投资收益的“大拇指定律”。是说每十个风险资本所投入的创业公司中,平均会有三 个企业垮台;三个企业会成长为一两千万美元的小公司并停滞在那里,最终被收购,另外三个企业会上市并会有不错的市值;其中的一个则会成为耀眼的企业新星, 并被称作“大拇指”。陈友忠介绍说,在中国创投的成功几率跟硅谷很类似。一般中国的项目,如果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话,至少会有10倍以上的回报。如果投资 的公司被并购的话,也会有3~4倍的回报。如果投资10个项目,有两三个有10倍以上的回报,就称得上是成功的。

根据“大拇指定律”,种子期和初创期的项目风险最大,但回报也最为丰厚。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投资回报为投入的20倍。所以,对具有前瞻性眼光且具有一定 冒险精神的富人来说,做个天使投资者不仅利人,而且利己,是一次赌博与奉献的巧妙结合。

小创意两年缔造分众60亿市值


两年半以前,29岁的江南春略带遗憾地总结自己“患得患失,缺乏赌性”,因此注定成不了“传奇资本家”。那时,他正在筹办分众传媒,实践自己的一个小创意———在楼宇电梯口装个液晶电视播放广告———当时这是个新玩意儿。

  美国当地时间2005年7月13日,分众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当日收盘价总市值约8亿美元,董事会主席兼CEO江南春个人持股约3成,这不仅是个身家不菲的“资本家”,而且发迹得十分“传奇”。

  破了纳市多项纪录

  6月19日下午7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江南春和公司CFO两人悄悄地南下香港,分众的上市之旅在香港启程,因为分众的大股东、上市主承销商、 账簿管理人高盛亚太总部在那里,江南春将在香港接受上市前最后的“辅导”。前些年,丁磊、张朝阳、王志东、王雷雷等仰慕纳市的老总,都走过这条辛苦路。

  “14天,见了300多个投资者,其中70多场是一对一的,身体受得了,喉咙还受不了呢!”江南春一路演讲,一路含“金嗓子”,“还是陈天桥聪明,让唐骏去干这个活。”盛大上市前几个月,董事长陈天桥从微软挖来了唐骏,上市的时候唐骏带队路演,陈天桥坐镇上海遥控。

  辛苦是一样的,但江南春的收获比前辈们都要大。由于认购活跃,上市前一晚,分众将首次配股价格从原定的14美元至16美元提高到了每股17美 元,发行1010万股,融得1.72亿美元,这也是中国概念股在纳市首轮融资额最高的一笔,之前的纪录是盛大去年5月圈到的1.52亿美元。上周五7月 22日,分众收盘价涨至18.5美元,总市值约7.4亿美元,相当于60亿元人民币。

  江南春的另一个意外收获是,受邀成为第一个按响纳市开市电铃的中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老总,7月14日9点半,江南春在大洋彼岸“爽”了一把。 “又兴奋,又紧张!自己事先写好而且反复背诵了英文演讲,结果还是忘记了一句。”7月22日,已经回到上海的江南春告诉记者这个小秘密。

  冷门的才能挣大钱

  价值60多亿元人民币的分众,其实成立才2年多,业务也很简单,就是在许多写字楼电梯口挂台液晶电视,播放广告收钱,仅此一项,去年为分众带来了2.5亿元人民币的收入。然而,在分众之前,偌大的中国却没人想到这个方式。

  “2001年间,广告市场出现很大的调整,到了年底,我不得不思考转型问题。”当时的江南春,是永怡广告公司的总经理。12月的某一天晚上,江 南春约见了老朋友陈天桥夫妇,此前,陈天桥的创业小网站(stame.com)推广广告一直由江南春代理。在香樟花园的茶座里,几个月不见的陈天桥告诉江 南春,自己已经不做那个小网站了,现在改做网络游戏。12点半时,陈天桥告诉江南春,游戏同时在线达到11万人。

  “11万人同时在线,意味着拥有至少70万收费用户,每个用户每月35元,一个月就是2450万元”。这个数字对江南春刺激可不小。江南春回忆,“当时就觉得要学习陈天桥,发掘别人没发现的产业模式,这样才能挣大钱!”

  2002年大年初一,江南春一个人来到常去的汉源书屋。闭门思过整整7天,江南春得出两个结论,应该用高科技手段提升传媒表现能力,应该细分市场将广告信息精确地传送到特定族群。

  之后不久的某一天,徐家汇太平洋百货电梯门上的粘贴广告让等电梯的江南春突然无比激动———“要是换成电视机,那不正好符合两个结论要求?!”3月份,他决定干这个没有人干的事情。

  没想到会做这么大

  “第一步是找人设计生产机器,那东西市场上没有。”江南春一边指着会议室摆放的样机,一边向记者介绍,“3月份,我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一家台湾液晶厂商,7月份,第一台样机才来,拿到写字楼,人家物业不让装,因为5厘米太厚了,后来才改成了3厘米。”

  “一开始想的是在上海最好的50栋写字楼装上机器,然后播放广告收钱。”江南春的三人团队开始和各处物业谈判签约。半个月之后,江南春初步计划完成,300台价值8000多元的液晶电视先后进驻50栋高级写字楼。

  与此同时,相关的广告销售也开始进行。“拍了个宣传光盘,给客户一看,再稍微一讲,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东西不错,”在广告界已经混迹10年的江 南春显然有独特的优势,“招商银行信用卡、轩尼斯洋酒等几个牌子第一批下单。”2003年还没有到,江南春手里已经拿着一二月份200多万元的广告订单 了。

  初步尝到甜头的江南春开始试探将更多的播放器向更多的楼盘扩展,并在2003年3月份首次走出上海,进军北京。“虽然广告收入继续在增长,但投 入毕竟更大,到了2003年4月,开始感受到资金压力,”已经投入了1000多万元的江南春,这时候才发现自己一不小心玩大了。2003年5月,江南春索 性另外成立了分众传媒,专注于这个新产业。

  风险投资就在对门

  10家登陆纳市的中国企业中,早期几乎都有过犹如热锅蚂蚁四处找投资商的经历,包括日后的两位首富丁磊和陈天桥,江南春是个例外。

  2003年5月的某一天,与分众同在一幢大厦,而且就在对门的软银负责人余蔚突然造访江南春。

  据江南春介绍,仅仅3个小时双方就达成了投资的基本框架。事后余蔚说这可能是他最快的一次投资,催促他如此迅速地做出投资选择的根本原因是他看好江南春身上所具有的创业激情和他对传媒产业的深入理解。

  江南春只接纳了软银计划投资的一小部分。“那时候企业刚开始,让他投太多,我就成打工的了!”实际上,这贻误了分众一统江湖的机会,2003年4月份,一家叫“聚众”的公司带着同类的播放机器,开始在北京楼宇铺点,之后跟着分众向全国扩展。

  2004年4月,感觉到竞争压力的分众从鼎晖国际等6家投资机构引入1250万美元的第二轮资金,半年之后的11月份,高盛等三家机构3300万美元的资金投向分众,加上广告收入也快速增长,分众得以快速扩张,守住了占据写字楼七成市场的优势,同时向大卖场扩展。

  抢先上市备粮备战

  大约在一年前,分众和后来的聚众,便开始同时喊出要奔赴纳斯达克的口号。这一次,江南春没有再耽误时间,7月份抢先在纳市体面登场,而去年营业收入只达到分众1/6的聚众一时上市无望,只能调转口号,表示暂不缺钱,不急上市。

  据了解,在分众首次募集的1.72亿美元中,有30%属于老股东套现,其余70%约1.2亿美元作为分众公司未来发展所需。据江南春介绍,其中有2000万美元会被分别用在写字楼和大卖场的扩张中,向二级城市进军。

  “剩下的自己有必要储备起来,用于投资新的没人干过的产业,或者将来可能的收购,”7月22日,在办公室里,江南春对记者说,“幸运不可能总是属于分众,我们有必要备粮备战!”

  分众传媒CEO

  上榜理由:

  2003年,在广告业摸爬滚打了10年的江南春以楼宇电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广告传媒。两年时间,分众传媒把中国商业楼宇联播网从上海扩展至全国 四十多座城市,日覆盖数千万中国中高收入人群,使广告以最经济的成本,最有效地传播给了经过细分后的目标受众。从去年开始,分众还拓展到中国香港、中国台 湾和新加坡。

  同时,分众传媒也赢得了众多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SoftBank软银、高盛、3i、Capital等基金先后投资数千万美元给公司。

  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登陆纳斯达克。一夜之间,分众传媒CEO江南春身价暴涨至2.7亿美元,远超数字英雄张朝阳。

  -个人简历

  江南春生于1973年,土生土长上海人。

  199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

  1994年~2003年期间,江南春担任永怡传播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2003年5月起开始担任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

  江南春语录

  “也许我本来就应该是个写诗的文学青年,只不过现在‘蜕变’而成了会创造生意的小资派。我想以后公司的具体工作不用我做的时候,我就专心思考创意。如果有时间,我还想写写文学和社会评论,最好将来还能写出类似于《英雄》的影视剧本来。”

  “陈天桥有很好的产业判断力,他是那种知道怎么整才赚钱的人。”“当一般人在人满为患的巴士车上厮打,为自己赢得一点空间而自我感觉良好时,陈天桥已经坐上没人抢的巴士狂飙而去,令你望尘莫及。”

  “在新开市场上,你就是当然的大哥大。”

  “创意面前生意是不平等的。”

from:http://www.redalder.com/Article/venturenews/news/200507/17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