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未来竞争的硅谷式学习
美国硅谷,是全球脑力最值钱、知识最集中的地方,而这里的科技人,追逐情报与知识的触角,也无处不在。在硅谷这样一个工作节奏飞快的地方,学习是生存之道。
无时无刻,硅谷人都处于高度的竞争压力下。每一年,硅谷新成立的公司超过3000家,但不到两成能存活到第二年。为节省时间以抢先机,许多公司帮员工送洗衣物、在内部开设育儿中心、甚至请牙医定期到公司帮员工看牙,就是希望员工心无旁骛,把每一分生产力都投注在工作上。
唯独学习这一件事,硅谷企业愿意大胆投资时间。因为通过学习累积新知识,才能不断创新,为公司取得参与未来竞赛的门票。不管在公司内部或外头,可能是一封电子邮件或一场研讨会,学习的动力,驱使着每一位硅谷人持续向上提高学习标杆。
“开车也是很好的学习时间,”在硅谷主干线101号公路上,升阳(SUN)电脑副总裁颜维伦边开车边听录音带,内容是网景(Netscape)前执行长巴克斯岱(Jim Barksdale)谈电子商务的未来。如同大多数硅谷主管,颜维伦整天被从早到晚的会议和产品进度报告所占满,而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就成了他的充电时间。
硅谷的学习模式
升阳电脑有一个类似学习委员会的组织,每周邀请公司内部或合作伙伴的高层主管来座谈,分析产业前景和关键技术发展,会后再整理成录音带,并放上网络。世界各地26000位升阳员工,随时可以在公司的内部网络上点选这些题目,在自己的座位前听演讲内容。如果没有时间上网,还可向总公司邮购录音带回来听。
“对我们来说很方便,可以同步掌握总部和产业的动态,”一位远在万里之外升阳电脑分公司的行销企划经理指着屏幕上的一连串讲题说。她斜后方同事的桌上,就有好几卷公司的录音带。
学习,不仅可以跨越国界,更可以多向互动。以资料库软件闻名的甲骨文(Oracle),经常针对员工或客户邀请相关专家举行线上研讨会(Proiseminar)将研讨会直接搬到网络上进行。
另外,甲骨文也建立知识分享系统(Knowledge Sharing System),和升阳及斯坦福大学合作,三边形成一个学习网络。甲骨文一方面将新的研究成果提供出来,一方面派人到这两边去学他们的新成果。“大家互相分享,让彼此都成长更快,”坐在硅谷红木区的圆柱形总部大楼,甲骨文产品管理副总裁贾各(Ken Jacobs)强调。
身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深切感受到,唯有加强投资在员工身上,它才有挑战软件霸主微软的本钱。甲骨文允许员工每周有一天为学习日,参加和工作有关的教育训练。公司每六周就会安排一项内部课程,内容涵盖商业、行销和技术等,加强员工的各项专业知识。
除了内部训练,回学校做短期进修也相当普遍。位于硅谷的斯坦福、以及东岸的哈佛等名校,都提供高层经理人3天到一周的密集课程,相当受硅谷主管的欢迎。
贾各和另一家硅谷公司Vitria科技的执行长张若玫,最近就先后到哈佛商学院进修。“老天,我终于要自己做功课了,”张若玫顽皮地笑着说。Vitria是企业流程整合软件的领导者之一,创办人张若玫本身是电脑科学博士,曾在贝尔实验室服务,但是创业前她连财务报表是什么都还不清楚。
竖起耳朵 情报逃不了
类似这样拥有技术、但对商业运作不熟的例子,在硅谷很普遍。随着企业规模扩大,领导人也要提升视野和经营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学习。
开发人际网络也是一种学习渠道。在硅谷,经常有各式各样的聚会、演讲或研讨会,通常只邀请会员参加,许多信息便在这些活动中流通。像是英特尔(Intel)董事长葛洛夫(Andy Grove)或思科(Cisco)执行长钱伯斯(John Chambers)等明星人物的演讲,大多数人都会想尽办法取得入场券,听听他们有什么新的看法。
连通全球网络做漫游服务的Gric执行长陈宏指出,能进到这些团体,就可以得到一些新的想法和信息,了解最新变化。陈宏办公室的桌上,就摆了几份活动邀请函。
升阳的网络长(Chief Network Officer)鲍尔(Geoffrey Baehr)也有同感。“在这些场合,你发现一堆人在谈技术,用的却是你不知道的新名词时,最好把耳朵贴近,否则就错失了重要情报,”鲍尔强调。
来源:数字商业时代
1 Comments:
你好我已经把你的文章摘要放到我的学习英语的网站上了,有空你可以看看。
www.eezyy.info
Eezyy News 是一个仿 Digg 网站。与 Digg 不同只提供英文界面以及专注与互联网技术文章不同,Eezyy News提供中文界面,并且专注于留学生活以及英语学习,所有的文章由广大留学生和英语爱好者提供。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