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une 28, 2005

对软件外包的再思考

-- 古原
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和失业人数的减少,美国媒体对软件外包的报导似乎减少了许多。节日的喜庆气氛也多少冲淡了一些就业市场的阴云。更令人宽慰的是,商业媒体里也开始出现一些对软件外包持不同观点的文章。这对前一阵的黑云压城城欲催的悲观气氛起了积极的矫正作用。在此方面,BusinessWeek杂志的有关文章非常客观。笔者积极推荐感兴趣的读者阅读。2003年12月8日的封面文章The Rise of India和最近的BusinessWeek Online的一篇文章The Changing Face of Offshore Programming都是值得阅读。另外,笔者最近听到一点儿有关的佚事也挺有意思。
我的一个作软件的朋友最近回国一次。他在回国转飞机时遇到一个去上海出差的年轻的美国软件工程师,是作C++的。这个人工作的公司在芝加哥。公司在印度的Bangalore和上海都有办事处。因为工作的关系,他要经常到Bangalore和上海出差。他说他喜欢上海,不喜欢Bangalore。这个人在谈起Bangalore时说:“I hate that place." 说那儿的人公然就在大街上撒尿。当我的朋友问他上海同芝加哥比怎么样时?他说:"Oh, Chicago is nothing." 他说公司在上海的生意很好,要干得活儿挺多的。

我的朋友还谈到他以前在在一家Fortune500公司的外包经历。他们当时开发的软件在作出来之后被外包到印度进行维护。印度的维护人员还到美国专门培训了半年。但等到完全移交给印度后,印度的工程师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维护。公司的顾客异常愤怒,威胁要用别的公司的产品。公司没办法,只好又把产品拿回美国,由美国的工程师进行维护。

这条消息以及最近Dell将对公司客户进行支持的售后服务撤回美国的消息更加证实了我的观点,最近的外包干得太过火,就象几年前的Internet泡沫,现在是该降温了。但是,外包是否就会停下来,美国的软件工作会前景看好呢?答案是否定的。外包会继续进行,但外包的方式会变化。美国的软件工作还会因此受到影响。

前一阵的外包方式是一窝蜂性质的。每个公司都到印度建软件开发基地。对於大的软件公司来说,这样作有道理。他们毕竟有很多的软件需要开发,把那些 R&D性质的工作或软件产品近于末期的维护工作拿到印度作,从商业角度考虑,这很有道理。Microsoft在中国的亚洲研究院的工作就是长期性的R&D。这种工作不需要同客户打交道,相对独立,因而很容易拿到象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国家来作。但对另外一些公司来说,外包方式就未必适用。
[ 相约加拿大:枫下论坛 rolia.net/forum ]
对大部分公司来说,对IT的最重要的需求是保证所有IT系统的正常运转。因为公司的正常运转完全依赖于IT系统的正常运转。比如说,一个象AT&T 这样的公司,它的IT系统根本不可能有停止运转的时间。既使AT&T知道自己的雇员相对成本高,它也未必能把这些工作移到印度去。他们既没有这方面的管理经验,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这样作。现在美国公司流行的外包方式是把自己的IT部门交给象IBM Global Services, CSC, EDS这样的外包公司。他们自己不同印度直接打交道。而这些外包公司则把相当一部分工作移到印度。对美国公司来说,IT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由这些外包公司保证。对中小公司来说,它们为了降低成本,也会尽量购买现成软件。买软件服务,而不是自己购买,安装和维护软件。象salesforce.com这样的商业模型会越来越普及。而提供这些软件与服务的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也会尽量把工作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家。


美国软件工程师的再次选择
不管外包的方式如何变化,它对美国软件就业市场的影响肯定的。那就是就业机会的减少。在这方面,美国的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如同制造业一样,工作机会会逐渐地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只是时间长短问题。那么,在美国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员应该如何适应形势,生存并发展呢?

软件开发工作机会减少并不等于没有。互联网高峰的时期所产生的大量的软件就业机会是不正常的。前两年的外包热潮又是另外一个极端。在正常的情况下,软件开发的就业机会同别的行业一样,也是有正常的需求。所以在美国,作软件开发还是一个正常的职业。只是工作报酬肯定不会象以前那么高。作软件一个最不利的因素是这个职业本身决定的。谁都知道作软件是吃青春饭的。岁数一大肯定就没竞争优势。所以真要在这个行业干下去,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就是英语的niche。这个niche可能是行业知识,也可能是专用软件等等。总的来说,需要有一般不容易取代的知识。

对许多失业的美国软件工程师来说,到中学教书是一条出路。尽管工资不高,但工作稳定。如果喜欢教书的话,这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个选择也不是从现在才开始。当年美国登月计划完成, NASA大举裁员,许多被解雇的航天工程师就选择了这条道路。但对中国人来说,由於语言的关系,这个出路并不合适。

许多中国工程师选择了金融服务和房地产经济方面的工作。在金融服务方面,提供个人和家庭金融计划服务,作refinance的broker等等。在房地产方面,大多数作 broker。有的甚至开始了房地产的买卖。在这些选择中,房地产方面的潜力似乎较大。但这也受所在城市的限制。象达拉斯这样的城市,四面八方有无穷多的地方可以盖房,在这里作房地产的生意就比较困难。但不管作什么,切忌只作中国人的生意。这个market segment很小。作不出什么名堂来。


对软件外包到中国的思考
中国软件公司也看好软件外包前景,都在积极争取这方面的机会。2003年中旬,中国科技部派了一个大规模的软件代表团到达拉斯探讨软件外包的前景。2004 年新年伊始,一个省的软件园已经同达拉斯的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准备派代表团到达拉斯了解外包机会。在美国方面,由於印度的成本开始上升,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再加上印巴方面的政治上的不稳定,它们也开始探索在中国进行软件外包的可能性。但在中国作软件外包的前景在近期内还十分有限。

语言障碍无疑是最大的问题。国内的一流软件公司里从美国上学,甚至就业回去的人非常有限。更别提其它的软件公司了。交流都成问题的话,更别提一起工作写软件了。由於大部分软件公司的经济实力不够,他们不可能从国外聘人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剩下的渠道就是同美国华人开的软件公司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种商业模式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在美国的中国软件公司绝大多数都是靠低价取胜。本来价钱就低的项目再转给中国公司作,那么利润就非常低。但是,这是一条起步的非常可行的道路。

第二个不利因素是中国软件公司的现状。美国公司在挑选合作夥伴方面非常看重两点,公司的有关历史和公司的财政稳定性。中国软件公司一般地来说都是历史较短,更别提有关的外包经验。在财政方面,距美国公司的要求标准也相距甚远。所以公司与公司之间直接建立联系的可能性不大。在这方面,只有国内大的软件公司才有可能。但这并不是说一般国内软件公司就不可能在美国找到项目。在这方面一条可行的渠道是通过与在美的华人公司的合作。合作方式是partnership,而不是subcontractor的性质。笔者所见的成功的例子都是这种方式。对在美国的华人公司来说,他们也迫切希望这方面的合作成功。谁不想利用中国软件工程师的低成本的呢?

第三个不利于中国软件公司在美国拿项目的原因是中国软件市场的需求。印度同中国的软件产值在世界软件总产值的的比例相同。但重要的区别是,印度软件的产出的百发之九十以上是出口,而中国的软件的产出的百发之九十以上是供应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的需求使得国内软件公司寻求外包的动力不象印度的那样强。但这个因素的另外一方面是中国软件公司可以管理好两方面的需求,在两个方面都进行发展。

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利因素,但最有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软件公司开始把外包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这同以前相比是一个根本的转变。另一方面,在美国的从事软件工作的华人个人和公司都希望同中国软件公司合作。这都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剩下的就是拿项目和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总体的投资环境。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们的思维方式,都跟以前大不一样。我的朋友的父母家在苏州。他从小在苏州长大。在多年没回去后,他这次回去深感苏州的巨大的变化。苏州运河两岸都建造的是中式的花园,绿化得非常好。工业园修建得非常漂亮。苏州市市政府官员的也从以前的管理方式转变成服务方式。据说市政府规定,外资企业在苏州投资须办的手续,所有有关部门必须在五天之内完成。这样的政府办事效率在全世界恐怕也不多。投资环境的改善会吸引更多的美国软件公司到中国建立研究开发机构。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